在彦坂裕眼中,城市不可能是单纯的乌托邦,而像幼虫孵化,不同的价值观、生活方式碰撞出的多样性是其活力来源。出自他之手的日本馆也像一个空降世博会场的不明有机物,期待人们感知生命不可或缺的“时间”要素——胎动,呼吸,运动等。
会呼吸的“紫蚕”
淡紫色的弧形穹顶生物体浮在地面上,凸出来的“触角”,凹进去的“鼻孔”,随阳光和照明变幻的“表情”,看上去像在呼吸。
它被叫做“紫蚕岛”。“‘紫’或者说是‘红藤’色,是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的融合,在日本和中国都是高贵的颜色。配上场馆周围那些绿色的树,令人想起一个日本成语‘山紫水明’,用以描述自然风光的秀美。而‘蚕’是长寿的象征,还有破茧而出、化蝶归去的含义,而且蚕茧技术中抽丝、制丝、织绢的工艺由中国传入日本,象征中日的联结。”日本馆设计总监彦坂裕对本刊记者细细解释。
一个类生命有机体,与周围的自然浑然一体,是彦坂裕设计的出发点。他认为,不损坏地表,不排放二氧化碳,搭建一个无害于地球环境的建筑,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。为此,他在日本馆中尝试在不隔断周围环境的境况下,以一种与环境共生的方式减低环境负荷,或者灵活运用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能源。
近江、近桥、近世博轴,6000平方米的面积是世博场馆中最大的一类,加之上海本身的地质松软,日本馆的地基条件不是太好,因此要避免使用地桩。世博会后要拆除,地桩也难拔出。彦坂裕只有一个选择,就是要尽可能建重量轻的建筑。轻质建筑的特点是把加重平均化,计量化,不使用地桩,好像整个浮在地面上。材料轻,进入的卡车台数就少,自然降低了环境负荷。事实上,采用轻质建筑本身也是日本建筑传统,常采用木构架,“组装技术”而非“砌筑技术”。彦坂裕说,在710年将奈良定为永久性首府之前的许多世纪中,天皇宫廷是巡回游动的,所以手工匠人将木建筑的连接部分做得十分精确,既能很好地组合在一起,又便于拆卸和再次安装。再加上日本多地震和台风,轻型建材抗震能力比较强,日本在这方面是领先的。
“生命体在与外界进行功能性交流的时候,‘皮肤’非常重要,日本馆优先考虑了膜结构。”彦坂裕选择了透光、轻质、高强、可回收利用的夹层薄膜ETFE作为建筑表皮系统。使用这种膜,可以使建筑的重量减轻一半,而且重量平均分布于建筑整体。“这种膜与水立方使用的是同一种。而日本馆的突破性技术是,在表面涂了一层光触媒,而且膜是双层的,夹层中埋设有非晶硅太阳能装置,可以用来提供20~30千瓦的发电量。每一片膜的形状模仿了树叶,能量制造和传输的原理也和树一样,通过阳光产生能量。”彦坂裕告诉本刊记者。
彦坂裕介绍,紫色皮肤上的丰富“表情”,白天可通过自然光线表达,晴天笼罩着蓝紫色,阴天则是淡淡的红。表面覆盖的透明和半透明的两层膜,使表情变化非常大。夜间照明的策划也是无所不在的。首先是作为外部装饰的双层膜以及荧光灯具组合,在整个建筑物上留下浮点效果。发电膜和支持材料的交点上散布了LED球,在循环呼吸柱的凹凸处设置白炽灯具,其上的调光配置可以控制光束从明到暗的整个周期,表演呼吸的全过程。进入馆内,浅紫色的外表、骨骼与支柱融为一体,由天花板过渡到地面,形成宛如浑然天成的钟乳石洞窟般的景观。
而紫蚕上的凸起来的“触角”和凹进去的“凹槽”不止丰富了表情,也是环境技术的应用。“我们人类其实也是这样。手指是不是像触角一样伸出来?鼻子是不是隆出来?而嘴、耳朵、鼻孔是不是凹进去的?为了充分融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,需要这样的凹凸。有了这些触角和凹槽,紫蚕岛更有生命体的特征。”彦坂裕指出。
这些凸凹既是复合椎体形状的结构支撑柱,同时具有环保的功能,叫做“循环呼吸柱”更贴切些。“触角”是3座呼吸孔,“凹槽”是3座冷却塔,6座循环呼吸柱相互作用,将光、风、水在内部环境中循环利用节能,保障生命体的新陈代谢:通过由上至下的循环呼吸柱为没有窗子的居室导入自然光;呼吸柱的拔升效果使地板下的冷空气上升,使馆内通风换气,并降温3摄氏度左右;汇集雨水,通过呼吸柱底部的水槽进行蓄水,屋顶的“洒水”进行循环再利用。在馆内还设置了汽化热水器,通过热泵把水加热,在热泵散热的过程中将余温再循环利用,这样就不会排放二氧化碳。
一系列传统环保手段也融入了日本馆。如人工雾气,是日本在没有空调的时代所采用的一种传统降温方法,原理是通过人工制造的雾气,利用水从液体变成气体时从周围吸取热量的汽化热来制造清凉。为了应对等候区的酷热,在这一区域的出风口设置了“冷气喷雾风扇”,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降温。还有屋顶的“洒水”,利用膜表面光触媒的亲水性,通过汽化作用产生人工雾来降温。从地板下的冷却凹处到屋顶冷却塔之间连接的换气装置,则运用了“庇荫”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