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题 : 为什么香港没卖出地王
级别: 筑业建筑匠
UID: 455
精华: 0
发帖: 184
筑业威望: 184 点
筑业铜币: 424 枚
筑业贡献: 184 点
好评度: 184 点
在线时间: 11(时)
注册时间: 2009-12-02
最后登录: 2010-04-07
楼主  发表于: 2009-12-30 08:22

为什么香港没卖出地王

“今天谈论地王已经没有任何意义,因为每拍出一块地基本都是地王”——有媒体如此形容内地土地市场,而另一些媒体则将目光投向据说跟内地卖地机制最为接近的香港,来自香港土地市场的最新消息是:前天,两幅将用来建豪宅的临海黄金地皮——大埔白石角地皮仅以“估价下限”成交(总估价100亿-130亿港元,总成交价104亿港元),没有诞生预期中的“新地王”。

  仔细想想,香港其实有十二万分的理由诞生“新地王”,要知道“老地王”——1997年以118.2亿港元成交的小西湾蓝湾半岛地皮,距离现在已经有12年的时光;要知道这可是两年多以来香港首次拍卖大型住宅地皮,当地有点分量的开发商悉数到场;要知道仅仅一周之前,200公里之外的广州刚刚蹿出个身价255亿元人民币的内地“新地王”……

级别: 筑业建筑匠
UID: 455
精华: 0
发帖: 184
筑业威望: 184 点
筑业铜币: 424 枚
筑业贡献: 184 点
好评度: 184 点
在线时间: 11(时)
注册时间: 2009-12-02
最后登录: 2010-04-07
沙发  发表于: 2009-12-30 08:22

可是,这次香港愣就没卖出“新地王”,而且有数据显示,虽然打年初到现在,香港房地产市场跟内地一样也经历了一轮上涨,但香港开发商在拿地这事儿上一直就“不疯狂”,香港政府今年提供的40幅可卖地皮到现在竟然有30几幅还在手上。

  都是政府卖地、都是房价上涨,香港开发商的脑子为什么就不发烫?原因很简单,因为尽管也很看重卖地的“进账”,但在经历过亚洲金融风暴的痛苦后,香港选择了对楼市的调控调到“七寸”上。当内地还在为“拿地首付50%”能不能执行得下去嚷嚷的时候,香港早就是“一次性缴清”;当内地还在为“囤地”上火时,香港早就把“土地是什么用途、盖好楼的最后期限是什么在地契里列明”——而且是真的执行;当内地还在为“捂盘”闹心时,香港也有开发商盖好楼后不卖,但每套房空置都要缴“差饷”(物业税),您“捂”也得付出点代价才行……
级别: 筑业建筑匠
UID: 455
精华: 0
发帖: 184
筑业威望: 184 点
筑业铜币: 424 枚
筑业贡献: 184 点
好评度: 184 点
在线时间: 11(时)
注册时间: 2009-12-02
最后登录: 2010-04-07
板凳  发表于: 2009-12-30 08:22

所以开发商到了香港,买地、“囤地”、“捂盘”多少都得过脑子想想,而香港开发商到了内地,不但敢于买地、更敢于“囤地”,甚至还有人敢“囤”了3年以上再倒卖出去赚上一笔。

  “每拍出一块地都是地王”,这跟“是个人都能给包装成明星”一样,都是“利益流水线”上制造出的不正常。有报道称,现在拼死拼活簇拥在“明星”周围,哭红双眼、又跳又叫的“粉丝”大半都是经纪公司聘用来的“职业粉丝”,行规是“举举牌子20元、喉咙嘶哑50元、泪流满面100元、哭到昏厥200元”……
级别: 筑业建筑匠
UID: 455
精华: 0
发帖: 184
筑业威望: 184 点
筑业铜币: 424 枚
筑业贡献: 184 点
好评度: 184 点
在线时间: 11(时)
注册时间: 2009-12-02
最后登录: 2010-04-07
地板  发表于: 2009-12-30 08:23

同样,现在簇拥在“地王”周围的很多都是“轿夫”——大家以为他疯狂,其实人家心里跟明镜一样。比如有知情人就对媒体讲,北京广渠路15号地的拍卖过程中,大家都关注最终出价40.6亿元的国企中化方兴,却漏了同场竞技、仅在33.1亿元价位上举了一次牌的万科,而万科2007年曾在广渠路15号地对面高价拿下了一块地,实际上“万科出手不过是抬抬价,帮自家的地王解套”而已。还有的时候,地方官员会请知名开发商到当地,双方搁“贵宾室”一番长谈之后,便放出风来,说该开发商要来拿地,“实际上,那些开发商根本不会拿地,只不过是来替政府托市”而已……
级别: 筑业建筑匠
UID: 455
精华: 0
发帖: 184
筑业威望: 184 点
筑业铜币: 424 枚
筑业贡献: 184 点
好评度: 184 点
在线时间: 11(时)
注册时间: 2009-12-02
最后登录: 2010-04-07
4楼  发表于: 2009-12-30 08:23

不过,虽然都是策划的产品,但“明星”跟“地王”还是“同运不同命”,“明星”是经纪公司抱来的“干儿子”,惹火了公司说不准把你封杀、雪藏,而“地王”是地方政府跟开发商最倚赖的“亲儿子”,再贵、再离谱,也会有人为帮它解套而着忙。